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技术专利趋势 > 正文

药物不良反应之基因标记专利分析报告

时间:2016-04-07 09:24:45        来源:

貳、傑出技術獲證專利說明

在美國大約有5%的住院病患是因為藥物不良反應而住院,在台灣因為藥物不良反應產生之醫療糾紛也屢見不鮮,根據臨床統計,最容易引起國人嚴重藥物不良反應的前二名藥物是抗癲癇用藥(Carbamazepine)和降尿酸藥(Allopurinol),部份患者因為服用上述藥物後,引起「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或是「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Stevens Johnson Syndrome, SJS)」等,或是在皮膚上產生紅疹、水泡、壞死(如大面積燙傷),或是眼、嘴、生殖器黏膜發生潰爛,甚至引發急性腎臟或肝臟炎、器官衰竭等重症,危及病患生命。

根據中央研究院研究研究顯示,在國內平均1~2天就會有有一個人因為服藥產生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是歐美國家發生機率的3倍以上,研究團隊發現,這個嚴重的藥物過敏症候群,主要是因為抗癲癇用藥所致,且國人體質與歐美國家有所差異導致,因此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與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研究團隊攜手合作,發現導致癲癇患者用藥引發致命「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的基因標誌為有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型(HLA-B*1502);而基因中帶有人類白血球抗原基因型(HLA-B*5801)者,服用降尿酸藥物也會引發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

引發「毒性表皮溶解症」示意圖
圖三、引發「毒性表皮溶解症」示意圖

資料來源:降尿酸藥引發的嚴重過敏:基因標記的發現(陳垣崇),連穎重新繪製

為了預防毒性表皮溶解症及史帝文生強生症候群的發生,全球醫療研究機構與藥廠莫不投入大量研究資源進行探討基因與上述疾病之間的關係,非常驕傲地,中央研究院研究團隊率先發現基因型與上述重大藥物不良反應症之關連性,使病患在施用抗癲癇用藥和降尿酸藥前,便能先做基因篩檢,讓有發生藥物不良反應的高危險群會者,改用其他藥物進行治療。此項研究成果,中央研究院也陸續取得美國、台灣、澳洲、歐盟、大陸、新加坡等國的10項發明專利,並取與業界進行技術移轉授權。該項研發成果之技術移轉廠商,基於上述研究成果,又陸續完成以下各項基因檢測產品及服務,包括: CBZ-SJS/TEN風險基因檢測、Allopurinol-SJS/TEN風險基因檢測、Warfarin風險基因檢測等,並成功上市獲得各國獎項與認證。

本案專利趨勢分析技術以「藥物不良反應之基因標記」為主軸,製作美國、台灣、歐盟、大陸之專利分析地圖,以瞭解藥物不良反應之基因標記在各國發展之脈絡,提供欲切入此一技術領域之廠商與研究單位,作為技術開發策略參考、擬定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