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ICG-14)今天隆重开幕!
2019-10-25 00:00:00   来源:中国生物器材网   评论:0 点击:

2019年10月25日上午,第十四届国际基因组学大会(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nomics,以下简称“ICG-14”)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正式开幕。来自全球的顶尖科学家和创新者齐聚深圳,他们将通过主题演讲、专题研讨和成果演示的方式,与ICG-14参会者们分享他们的成果与观点。 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是由华大主办的全球生命科学领域学术交流与合作的会议。自2006年始,ICG已邀请了包括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在广泛生命科学领域中辛勤工作的数千名顶尖科学家们参会并发表演说。目前,ICG已发展成为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全球性学术论坛之一。 本次大会延续“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主旨,聚焦“第二轮测序浪潮、生物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和应用”的主题,关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会议邀请了60余位国内外高水准科学家进行主题演说或分享。

华大集团创始人、理事长杨焕明向在场的所有演讲嘉宾及参会者表达诚挚的欢迎和感谢。他强调,ICG坚守初心,一直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主旨,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精神为根本。今年,ICG-14更聚焦“大数据”与“生物智能”为组学领域带来的改变,相信新技术的结合将助力生命科技的创新、应用和突破。

华 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汪建说,很高兴在ICG-14见到各位老朋友。今年大会的主题是“omics for all”,这其实也是华大的使命和愿景。我们的全基因组检测和服务尽可能覆盖中国每一位新生儿和肿瘤病人,这是我们在中国做民生项目要突破的重点,对华大来说是重要的考验和目标,我把它叫做“life omics for all ”。此外,我们的3D cell omics也有很多突破。我们怎样在基础科研上做出更多贡献,把基因科学应用在大群体上,对实现精准医学和临床应用的突破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我们会在ICG-14会上与大家重点讨论。

华大集团创始人、监事长刘斯奇表示:“过去13年,在专家顾问委员会和华大的组织下,ICG得以成功走到了今天;更是在所有参会者的支持下,走得更长,更强,更广阔。”

60余位科学家带来全球顶尖学术交流会议 柏林健康研究所和Charité医院数字健康中心的创始主任,海德堡大学医学系健康数据科学部门主任Roland Eils教授在开幕式作了题为《人类细胞图谱研究所赋予的启示》的主旨演讲。

本次Roland主要报告了胰腺(Pancreas)单细胞图谱的构建。胰腺是由两个器官组成的一个复杂组织,包括外分泌和内分泌两部分。外分泌由腺泡及导管组成。内分泌由胰岛所组成。胰腺功能异常会导致严重的糖尿病、胰腺炎、胰腺癌等严重的疾病。由于胰腺外分泌腺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导致在样品制备的过程中,细胞和RNA严重的降解,所以对外分泌腺的研究非常有限,目前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胰岛。 Roland 团队受启发于1856年教科书上记载的细胞核分离技术,采用基于柠檬酸缓冲液的优化技术,使其在分离细胞核的过程中降低RNA的降解,实现了胰腺组织细胞cDNA的高效回收。 Roland 报告中提到他们收集了从1.5岁到77岁的3名男性、3名女性供体包括13个样本,结合sNuc-seq技术,共获得111, 000个单细胞数据,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人类胰腺细胞图谱数据库。结合之前注释的人类胰腺单细胞图谱数据,他们证实除了可以捕获到大部分已知的内分泌腺细胞类型外,还可以捕获大量腺泡和导管这两种外分泌腺体细胞。通过他们的研究使得胰腺单细胞数据量增加了大约10倍,极大的丰富了胰腺的单细胞图谱。他们同时发现了处于激活和静息态胰腺星形细胞亚群,及25个罕见的施万细胞。 针对外分泌腺中的腺泡,他们发现了四种不同状态的细胞亚群,其中包括两种新发现的细胞类型:Acinar-I 这种典型特征的腺泡细胞类型,Acinar-S细胞亚型主要分泌消化酶。他们进一步通过RNA-FISH和SCENIC两种方式对这两种新发现的细胞类型进行了验证。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胰腺细胞类型组成存在差别:随着年龄的增加,外分泌腺细胞增加,而内分泌腺和内皮细胞减少。 Roland 提到了未来胰腺单细胞图谱的发展方向,包括出生后和成人的深入比较、啮齿动物和人进化上的差别、不同疾病状态下包括PDAC、NETs、糖尿病、胰腺炎等的图谱、多组学包括空间转录组、蛋白组的整合分析。 在此之前,他创立并管理海德堡大学系统生物学中心BioQuant,以及海德堡DKFZ的“理论生物信息学”部门负责人。他的团队为癌症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17年以来,Roland是人类细胞图集计划(Human Cell Atlas, HCA)的组织委员会成员,也是HiGH-Med财团的协调员。 明天上午,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与麻省理工合成生物学教授George Church将带来题为《立体生命的读与写》的主旨演讲。 今明两天,ICG-14设立了《多组学前沿技术进展》、《生物信息与精细基因组》、《大数据与精准医学》、《基因组写技术的新思路和应用前景》、《单细胞多组学:从工具研发到生命科学》、《表型组学技术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应用》等10个主题论坛,将由各细分领域的科学家们带来最新的成果与观点分享。 10月27日,一年一度的“科学嘉年华”将带来《国宝大熊猫的“精神之魂”》,《“非洲猪瘟”爆发的缘由及防控手段》等在内的16场主题演讲。此外,“科普嘉年华”还设置了国家基因库参观讲解,刑侦科普讲座与犯罪现场模拟两大互动讲解。“科学嘉年华”的门票收入将以购票者的名义,全部捐给深圳广电公益基因会·华基金,帮助有需要的罕见病患者。 华大多项引领性产品与技术重磅发布 ICG-14论坛上,华大智造重磅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新型一站式测序解决方案,包括首款全新便携式基因测序系统DNBSEQ E系列,以及与该测序系统配合使用的模块化数字物实验室DNBelab D系列。 华大智造表示,该解决方案可根据用户使用场景和需求,定制化组合或升级通量,为行业提供理想的整体解决方案。整套设备小巧便捷,且不受使用环境限制,桌面摆放面积不超过0.1平米。同时,该解决方案还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整个过程手动步骤操作时间不超过10分钟,从DNA样本到报告最快可在8小时内完成。 此之外,华大智造还在会上推出了另外两款最新产品,包括一款可以“装进口袋的单细胞实验室”——新型DNBelabC系列单细胞组学系列产品,和基于抗体的测序试剂系列产品。以上多款便携式、智能化、低使用门槛的基因测序产品,为开启基因组学新时代注入了新生力量。 在质谱领域经过多年的深耕和技术积累,华大吉比爱在ICG-14举办了以“核酸链我意,蛋白键吾心”为主题的质谱仪产品发布会,成功推出自主品牌的飞行时间质谱仪,命名为: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 GBIMToF-1000。 该检测系统通过自主开发的GBIMToF-1000Monster 1.0软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号2019SR0629426),一举创造了可同时兼容核酸分型分析和微生物核糖体蛋白分析两种工作模式的突破性产品。 具有微生物快速鉴定功能的国产飞行时间质谱仪如今在临床上已普遍使用,但目前多数仪器只具备一种工作模式。此次倾力打造的双工作模式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支持用户开放式的参数设置。 由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iBEST等温双向延伸合成技术,同时亮相发布。该技术不依赖于PCR,具有易操作、高精准的特点,可实现任意基因合成,尤其是对各种复杂结构基因序列(如高GC、高AT、高度重复等)的合成具有明显技术优势。 此外,专注为包括科研院校、临检机构、产业公司等生命科学领域的用户提供高效完善的NGS靶向捕获解决方案的纳昂达科技,以及致力于开发和提供从疾病的早期发现、预防到诊断、监测到创新、高性价比、及时和可靠的诊断系统和解决方案的罗氏诊断,也在此次大会上展示了所处领域的前沿产品与观点。 ICG大会举办十四年以来,每年汇聚千余名业界领袖和专家学者深入讨论多组学研究、生命大数据、测序技术应用、生物智能及生命伦理学等热门议题。此外,ICG还促进了许多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见证了基因科技力量为社会带来的改变。 今年恰逢华大成立二十周年,众多ICG-14的参会者为华大送上祝福,并肯定了华大在基因组学领域作出的贡献。ICG作为全球基因组学学术交流领域的一面旗帜,也一直秉承了华大的传统:倡导学术自由,激发创新创业,鼓励年轻学人,为基因组学及其应用作出贡献。 参会咨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