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2-04-26 16:18:16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网   评论:0 点击:

建筑垃圾的管理模式


1.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是指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下,当地的一些龙头企业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发挥关键作用,且企业本身业务为建筑拆除或建材销售等,与其他企业配合,促进建筑垃圾的良性循环,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主要有两种企业主导模式:一是建材企业主导模式,建材销售主体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主体合为一体,却削弱了再生建材与原生建材的竞争关系,我国青岛、西宁等地即采用该种模式;二是拆除企业主导模式,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企业本身也是拆除企业,保障了原料的来源与品质。

2.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主导模式是指建筑垃圾的产生、分类、清运、资源化利用及使用再生产品的全过程完全由政府统筹安排。政府是管理的核心,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协调、组织、监管功能,联合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各种主体,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各司其职的管理体系。

3.源头控制模式

源头控制模式是指通过合理设计、限制材料使用和采用专业技术,减少或者避免建筑垃圾的产生和排放,从源头控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目前主要有两种源头控制模式:一是建筑垃圾产生前的源头控制,在建筑设计阶段合理规划,减少不可利用或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二是建筑垃圾产生现场的源头控制,建筑垃圾产生阶段,在现场即对建筑垃圾实行最大化利用。

4.末端抑制模式

末端抑制模式是指在建筑垃圾的处理末端做出强制性要求,保证建筑垃圾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填埋,避免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

5.特许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是指政府作为特许权的所有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以招标方式选择经营者或投资者,即建筑垃圾处理企业,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的方式明确其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区域)内对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处理的制度。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现状

1.源头减量化形同虚设

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源头减量是减少建筑垃圾重要的政策和技术手段,但目前我国在政策法规上仅为提倡源头减量化,无具体要求和规定。城市建设过程中缺少长远规划,建筑未到使用年限拆除现象普遍存在。

2.建筑垃圾分类未很好实施

建筑垃圾原料复杂,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分类标准,甚至有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情况,造成后续分拣、处置程序复杂,难度过大,建筑废弃物处置产品成本增加。

3.建筑垃圾处置产业链不完善

建筑垃圾处置社会全产业链不完善,收集、运输、分拣、利用环节脱节。建筑垃圾产生、资源化利用、产品应用环节还未完全打通,处置企业经常处于“生产吃不饱、产品卖不出”的尴尬境地,很多企业难以为继。

4.建筑废弃物产品认可度不高

我国个别企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较高,但多数企业技术普遍落后,造成建筑废弃物产品质量不稳定,社会认可度不高,有此类产品“不安全、有害、非环保”的印象。

提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

1.健全管理模式

当前,对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不同政府部门看法不一,怎样使得管理模式得到广泛接受,是城市主管部门需要着重研究的课题。首先,对于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需要在做好前期充分调研的情况下开展模式研究,充分考察各阶层、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有地放矢地开展政策研究。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意见收集,汇总各方面声音,实现管理模式适用于绝大部分的主体,再交由政府主管部门审议改进,促成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模式构建的科学化。

2.加强对资源化利用企业的管理

再生企业是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载体,加强对这类企业的管理至关重要。主管部门要对企业的垃圾处理过程严格把控,定期开展企业核查。企业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避免不法之徒利用不法手段攫取不正当利益。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执业培训,加强专业知识讲解,充分提高企业工作人员对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以便企业对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的规范化生产。

3.强化垃圾分类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城市家庭拥有房屋装修需求,甚至二次装修,这一过程会产生相当数量的建筑垃圾。然而,由于普通居民缺乏对于建筑垃圾的科学认识,造成部分地区居民对于建筑垃圾的随意堆放甚至丢弃,严重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对此,城市主管部门要联合社区基层工作人员,加强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宣传,尤其是建筑垃圾分类,居民区要设置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区域,对辖区居民的建筑垃圾分类进行严格管理。只有从居民个体入手,加大宣传,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才能得到增强,整个城市居民对于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管理措施才能予以更高的支持。

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发展趋势

1.经济和社会效益

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巨大,据推算,每利用1亿吨建筑垃圾可以生产标砖243亿块、混合料3600万吨,减少占地1.5万亩,节煤2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新增产值84.6亿元。以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30亿吨,按照每吨处理费用30元测算,全国建筑垃圾每年处置空间有900亿元。以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生产路面砖为例,使用再生料与天然料比较,每平方米路面砖节约1.31元,生产100万平方米路面砖,使用再生料比天然料节约131万元,不仅更环保,生产成本也明显降低。

2.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方式

(1)再生产品种类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主要用于生产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再生微粉、再生园林土等为代表的中间产品,以及再生砖、再生预拌混凝土、再生混凝土制品、再生复合筑路材料等再生系列终端产品,目前可以做到各种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指标均高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再生产品应用

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广泛,如再生混凝土、砂浆、砌块、砖、板材等应用于建筑工程;再生透水混凝土、透水砖、无机混合料、级配碎石、回填材料等应用于市政交通工程;再生骨料作为渗蓄材料用于海绵城市建设领域;再生混凝土制品用于地下管廊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