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惠万民
2017-10-11 00:00:00   来源:广安市林业局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广安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成片连线、扩面连片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区林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目前,广安区林业产业基地达到7.7万亩,发展林下经济1.5万亩,全区林业总产值达11.2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实现1720元。

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林业产业规模

9月27日,记者在蒲莲乡白垭村、钟禅村、六角村半山腰的10公里核桃产业带沿线看到,一株株核桃树苗已长到1米来高,嫩绿的树叶在秋风中簌簌作响。“以前,老百姓在地里栽植玉米、红苕等传统作物,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起了经济效益高的核桃产业,亩产值由原来的不足1000元提高到两万元!”蒲莲乡党委书记黄河告诉记者。

广安区林业局局长邹荣菊介绍,2013年以来,该区以现代林业产业重点县建设为抓手,围绕“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区林业产业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7.7万亩,其中核桃6万亩、花椒1.7万亩,形成了悦来镇万亩核桃示范基地、恒升镇万亩花椒示范园区、花桥片区万亩核桃科技示范园区“一基地两园区”的格局。

今年,广安区以兴平镇万亩柠檬经果林基地为依托,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推动郑山森林公园、青龙湖湿地公园建设认定工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林下间种中药材、蔬菜等经济作物,科学利用成林地发展林下畜禽养殖,增加农户收入。今年上半年,全区在井河、郑山、蒲莲等乡镇共栽植核桃树6000亩、花椒树3000亩,使全区林业产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壮大。

生态与效益兼顾,鼓起林农“钱袋子”

“以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山坡地,经过连片发展花椒产业,不仅绿化了荒山,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让群众过上了好日子!”9月28日,恒升镇代龙村村民范祥发高兴地说道。记者得知,恒升镇引进业主在代龙村、姚坪村流转土地发展花椒产业4100亩,目前挂果面积达3000亩,每亩产值达1.4万元,农户每亩可分红利4300元,小花椒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近年来,广安区创新处理林业资源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积极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业发展驶入了生态、经济“双赢”轨道。

据悉,广安区在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中,以生态建设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推进核桃产业、花椒产业等优势林业产业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建设。同时,着力打造森林、湿地和乡村生态旅游三大品牌,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引导农户、业主利用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开办林家乐及避暑山庄,发展起森林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进一步拓宽林农的就业增收渠道。去年来,该区新发展林业专合社2个,发展林下经济1.5万亩,全年林业总产值达到11.28亿元,其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产业达2亿元。同时,带动全区森林覆盖率增加4.2个百分点,取得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推广林业科技,助林业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前不久,川农大博士生导师、经济林研究专家龚伟教授深入到广安区青花椒种植基地,为椒农现场讲解青花椒的栽培管理技术,并发放配有48幅彩图及文字说明的《青花椒管理周年历》,让群众详细了解青花椒的栽植管护、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及林下养殖等关键技术。

这是广安区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助推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林业产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效支撑。记者获悉,广安区全面实施林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为促进林业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该区成立林业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到悦来镇、花桥镇、蒲莲乡、肖溪镇、恒升镇等地开展“科普宣传下乡进村,技术培训上山下地”科技推广活动,先后发放科普资料1100份、科技扶贫手册和VCD音像光盘2000余册(套),提供技术咨询100余人次。举办全市夏、冬季林业科技推广现场示范活动,培育林业科技示范户60余户,示范应用核桃、青花椒种植及林下养殖等先进科技知识。与川农大合作,在崇望乡建设30万株的核桃良种“川早2号”种苗示范基地,并成功选育“广安青花椒”良种,良种使用率达60%以上,保证了林业产业链起始阶段达到“优良性”。去年6月,该区林木种苗站荣获国家林业局每五年一表彰的“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