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三明市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
2021-07-30 10:05:50   来源:三明日报   评论:0 点击:

 “作为一家从事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及其它特殊化学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我们比较缺乏技术管理型人才。随着公司发展越来越好,产品越做越丰富,对配套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7月28日,在接受采访时,福建万科药业有限公司人事经理任常珍说,这类专业人才较难招聘,加上公司在将乐县的工业园区内,不是本地人很少愿意留下来。

  近年来,全国用工形势愈演愈烈,“招工难、用工荒”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我市属于劳动力输出型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企业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年龄段内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特别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青年人在就业地选择上更多趋向沿海或经济发达城市,导致我市面临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采取多项措施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如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稳就业政策。今年1-6月,全市发放各类稳就业奖补资金1400多万元。

  为进一步缓解我市企业用工短缺问题,7月1日,市政府办印发了《三明市缓解企业用工短缺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结合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强化服务理念,着力保障就业稳定,切实缓解企业用工难。《措施》涵盖服务企业用工、引导毕业生留明就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招工引工、企业用工调剂等方面内容。

  其中,加大“三明就业和人才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求职招聘公共服务平台的宣传推介和使用力度,精准掌握用工求职需求,搭建线上线下用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就是《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周一,我们通过‘三明就业和人才公共服务’平台招聘到的一名化验分析师刚刚入职,暂时缓解了公司专业人才短缺的难题。”任常珍说。

  “三明就业和人才公共服务”微信公众号是一个求职招聘公共服务平台。在平台上,可实现岗位发布、求职登记、招聘面试全程在线办理。这一便民服务新模式,被福建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列为典型经验,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154场,吸引1933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4.49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211人。

  然而,要从根源上解决企业用工难题,除了需要深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多种招聘活动,不断为企业“输血”,还需加强校企合作,大力推行“龙头企业+职业教育”定向委培、联合办班模式,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制”专业技能型人才,不断为企业“造血”。

  近年来,我市着力搭建多方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岗位需求深度对接。今年5月,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实施新时代三明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着力加快培养适应三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意见》中提到,要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完善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发挥技工学校骨干作用和加强职业培训阵地建设,服务我市特色经济发展。

  “很早以前,我们就已开展校企合作,按行业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建成‘三明工匠’培养基地。现今已开设了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汽车维修、焊接加工、烹饪等专业,并与三钢集团、中机海西分院、金龙汽车、梅园集团、天元集团等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职教园分校校企合作与培训处主任龚斌说。

  三明职教园仅是我市加强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制”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个缩影。目前,全市职业院校和300多家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成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40个,省级“二元制”人才培养改革项目41个,4个“产业学院”入选省级试点项目。打造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5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8个,入选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3个,有效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