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海尔、富士康!除了BAT和房地产,还有这些巨头正在跨界入侵医疗
2017-10-10 00:00:00   来源: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评论:0 点击:

黄金周最后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该重磅利好政策对国家医疗器械行业产生不少重大影响。据业内人士分析,比如临床试验及医药器械审批制度将与国际接轨同步;对临床试验CRO企业打了一剂强心针;对生物类似药、创新药、高壁垒仿制药都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带动制剂出口企业发展。

数据统计,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高速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总体规模达3000多亿,虽规模庞大,但消费占比仅为医药市场的17%,仅为发达国家的40%,所以上升空间巨大,政策刺激无疑将加速行业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仍处于中低端制造阶段,高端产品仍有赖进口。随着“中国制造产业”越受重视和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大佬将青睐医疗器械的发展前景,入局参与竞争,或研发制造或国际合作,旨在推动行业的繁荣盛景。总体而言,国产器械能逐渐取代进口,迎来新的春天。

那么在路人皆知的BAT互联网巨头、万达等地产巨鳄跨足医疗大健康后,还有哪些明星企业觊觎上千亿的医疗器械产业呢?

上海电气

9月29日,老牌制造企业上海电气宣告要发起设立一个规模16亿元的医疗器械并购基金,主要投资以下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体外诊断、放射医疗、医疗影像、超声设备、医疗机器人、内镜微创器械、康复医疗、家用医疗设备等,即就是将开启一路买买买的土豪节奏。

星普医科

7月19日,原本主营食用菌的研发、种植和销售的上市企业星普医科与上海佑晟、正隆财富共同发起设立深圳星普医科医疗产业基金,大踏步进军大健康。实际上星普医科的转型梦早已有之。2015年就全资收购了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拓展了伽玛刀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他放疗设备的业务线。

美的集团

如果说食用菌企业涉足医疗器械属于脑洞大开,驰名国内的家用电器巨头美的涉足医疗器械将稍有说服力些。今年9月19日,美的集团与广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康复、手术医用机器人等医疗器械领域携手联姻。由于智能医疗器械离不开大数据,所以双方将在硬件开发、健康数据应用、供应链建设等诸多相关细分领域开展全面合作。

青岛海尔

不仅美的集团勇敢跨界,其实同行海尔早先行一步。虽然略显保守,一直围绕老本行左右徘徊,以低温保存冷藏技术为核心。产品包括超低温保存箱、医用冷藏箱、医用血液冷藏箱、生物安全柜等生物和医用器械用品。


TCL

资深老牌的TCL入行医疗非两三天,早在2012年就合资成立TCL医疗,于今已成为国际有影响力的医疗影像设备供应商及医疗诊断合作商,为市场提供系列化的医疗影像诊断产品及解决方案,包括X 射线设备、数字胃肠设备、超声设备、DSA、RIS/PACS、可视化解决方案等,业务范围覆盖中国大陆地区、东南亚地区及北美地区。

宜华健康

报道,宜华健康自2014年起开始剥离地产业务,由原房地产业务转向医疗养老行业。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医院投资和管理、医疗后勤服务、医疗专业工程、医疗器械研发和制造、互联网医疗、中高端养老服务和护理等业务。实际上,宜华健康已经置换出所有地产业务,接连收购器械企业和医疗机构,彻底转型大健康。

运盛医疗

面对退市风险的运盛医疗,接连出现负面报道。但其在医疗领域的试水有目共睹,公司已战略性地覆盖医疗健康产业链的多个环节,从医疗信息化、医疗器械到远程医疗、互联网健康管理、医疗服务等多维度覆盖,其可穿戴设备领域主要以心脏器械为主。

华业资本

作为地产转型企业,华业资本自去年8月收购捷尔医疗后,已初步实现医疗健康产业转型目标。据报道,收购捷尔医疗后,公司业务将围绕医疗和供应链金融分别进行,传统房地产板块将不再新开发项目,而以消耗存量为主,医疗和金融将成为华业资本的两大新支柱。


鸿海科技

据《中国医药报》报道,鸿海科技集团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宣布,决定将富士康正在推进的部分系统医疗器械项目放到绍兴。据悉,富士康一期医疗器械项目已经完成临床试验,即将进入最后的行政审批,计划于今年10月份投产。预计该项目2018年产值将达近3亿元,2020年产值将达18亿元。


其他

细数海信医疗的设备产品,相信广大医生不会陌生。海信医疗有四大产业支柱,医用显示屏、计算机手术辅助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及系统解决方案等。还有光电显示领域的上市巨头京东方,在无创血压、血糖等监测医用及家用设备领域捷报频传,发展势头迅猛;合肥美亚光电,同样由大米色选机等主导产品逐渐拓展品类,在医疗领域涉足X射线检测技术及医疗用的CT设备。

所谓"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跨界发展,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所有财大气粗的企业或被迫转型企业的最明智选择。在医疗器械领域,随着大众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激增,及行业政策利好,热钱也相继涌入该黄金地带。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姜峰曾表示,近五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平均增速为15%左右。截止2016年11月,全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5343家;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35725家。而进出口方面,2016年我国医疗器械贸易进口额为184.0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出口额为205.0亿美元,同比下降3.14%。资本的投入也让医疗器械发展更上一层。 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生产企业挂牌上市公司45家。国内医疗器械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除了市场需求和政策鼓舞,技术进步也是医疗器械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医疗器械本身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的复杂机械及智能电子产业,所以企业跨界融合也是必然趋势,结合互联网力量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未来宏伟发展,医疗器械的前景将越发可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