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竹工艺大师何华
2011-12-31 00:00:00   来源:宜宾竹产业网   评论:0 点击:

“做人,要有好的道德品质,不要喜新厌旧,要有善心;创作作品,艺术家审美就要喜新厌旧,要善于推陈出新,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正在工作室创作的何华一对记者说。日前,记者到江安县江安镇一居民小区,专访了这位“中国竹工艺大师”。

何华一出生在江安县一个民间艺术家庭,自幼受父亲的影响,酷爱艺术,从事竹工艺创作30多年,苦心钻研,自学成才,能书画、雕刻、设计、制作各类大型竹工艺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其作品誉满国内外。1984年,他创作、组织、设计的作品《楠竹综合利用工艺品》荣获中国轻工部百花奖、优秀设计二等奖,开创了竹装修、竹园林装饰建筑,使竹材有机地与环境艺术、建筑、装饰融为一体,受到国内外宾馆、饭店、园林等用户的高度评价。1988年以来,他首创大型竹浮雕壁画,填补了大型竹雕壁画的空白,该壁画技艺精湛,气势磅礴,立体感强,高雅古朴,中央电视台与四川电视台均多次作了报道。1988年,四川省轻工业厅授予何华一“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3年10月,第四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何华一先生创作的作品空雕笔筒《江山多娇》荣获金奖。这个作品从构思到作品完成,前后用了3年多时间,作品以表现江安的古城风貌为主,构思独特,结构精巧,立体感强;作品展现了江安古城的楼台亭阁、大街小巷、长江码头、寺庙古塔、书院、瀑布、田野、牧童、榕树、竹林,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自幼喝长江水长大的何华一,对江安的山山水水怀有深切的感情,对江安的山川、美景、竹海、橙园更有一种浓烈的爱;特别是对竹子,更是如痴如醉的依恋,他的生活都与竹子有关,书房、卧室、客厅里的家具、生活用具全用竹子做成。在继承传统的竹工艺基础上,何华一将木雕工艺、绘画艺术、现代工艺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出一个新的竹装修工艺。2003年11月2日,在浙江省安吉县举行的首届中国竹工艺精品创作大赛暨全国竹工艺大师评审会上,何华一被评审委员会评为中国竹工艺大师,作品《江山多娇》评为金奖,全国有11人在这次盛会上被评为中国竹工艺大师,四川省有3人获得此称号,川南仅有何华一获此殊荣。

  他注重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艺术海洋中吸取创作的素养,他利用在北京参加展览的机会,到故宫反复欣赏雕刻艺术,领略其高深的宫庭美术神韵;到北京荣宝斋领略中国民间美术的精华,还到北海公园浏览奇丽的湖光山色。

从重庆坐轮船顺江而下,到三峡写生,体验生活,饱览了三峡那迷人的风光,速记下沿江两岸秀丽的景色,为他的艺术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为了做到“胸有成竹”,他数十次到竹海写生,仔细观察竹子在四季的生长情况,在月光下、烈日中、清晨、黄昏、浓雾、绵绵细雨中、滂沱大雨时仔细欣赏竹子挺拔的身影;观察蝉、鸟、竹海琴蛙及其它动物在竹林中生活习性;他特别欣赏笋子冲破泥土的高压、争得生存空间的气势与勇气;从竹子经历风吹雨打,仍巍然屹立的成材中过程中获取创作源泉和灵感。

“艺术品要与市场接轨,关键是要找准市场。”何华一告诉记者,教育部门要在小学、中学、职中都开设艺术课,不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欣赏艺术的能力,从小就培养好学生的艺术素质,使学竹工艺的人、买竹工艺品的人都懂艺术。

  “竹工艺要达到日用化,竹日用品要工艺化。”何华一告诉记者,竹工艺品加工者要愿意享受寂寞,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加工水平。“对传统的竹工艺,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与时俱进,要有创意,不断创新。”何华一说。

来源:宜宾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