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两桶油”战略合作传递了什么信息?
2021-12-03 07:00:00   来源:中国化工制造网   评论:0 点击:

  央企之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已成常态,但是当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油气巨头站在一起的时候,还是引发了种种猜想。

  12月1日,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罕见地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20年,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营业收入都在2万亿元左右,分别位居世界500强第四和第五位。

  单独每一家都是一个世界。两家巨头一年营业收入合计4万亿,接近我国GDP的4%,超过了GDP排名世界第24位的瑞典,仅次于波兰。两桶油一声吼,大A股都要抖三抖。

  再说两家不是竞争对手吗?为什么要合纵连横?难道还有谁能威胁到他们?

  关于此次合作背景,两家企业是这样描述的: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说,“双方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和视察胜利油田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共同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中国石化的表述是,“双方表示,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重要指示精神,在油气勘探开发、炼化销售、天然气储供销等领域深化合作,坚决扛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职责。”

  怎么理解这种官方语言?

  当前,我国的能源安全矛盾突出体现在油气安全上。2020年我国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攀升至73%和43%。所以要保障油气供应安全,需要举两家巨头之合力,尤其是在海外的油气投资方面。

  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两大巨头还得考虑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框架下对各国能源转型的刚性要求,关乎每一家油气企业的生死存亡。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求,不仅是中国,未来全球都将进入电能时代,油气比例将大幅下滑。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预计,到2060年,我国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从2019年的15.3%提高至90%。

  而2019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占比分别是58%、19%、8%、15%,油气占比合计27%。

  在这样一个轰轰烈烈的能源转型时代大势下,全球所有油气企业都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所以转型迫在眉睫。

  不过如何转,以及转的节奏,每家企业不尽相同。

  比如此次战略合作中,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双方传递的信息就有些许差异。

  在中国石油发布的官方新闻稿中,戴厚良是这样说的,“希望双方以此次协议签署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在油气业务、新能源、信息化与数字化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共同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而在中国石化发布的官方新闻稿中,戴厚良则是这样说的,“双方要共同做好能源保供工作,推动包括新能源、信息化等领域的优势互补,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贡献。”

  同样的会议,不同的新闻稿,援引的领导讲话内容,折射出两家公司转型的战略差异。

  过去几年,中国石化在能源转型方面无论是决心还是速度都快于中国石油。就像本次战略合作协议中,中国石化传递的信息是,希望推动双方在能源保供和新能源、信息化方面合作。能源保供显然不是简单的油气保供,而是全方位的能源保供。中国石油传递的信息是,依然将油气业务合作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新能源、信息化与数字化。

  不过大方向还是一致的。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中,新能源业务就是合作中最大的亮点。这也是时代使然。

  这里的新能源不只是风电、光伏等传统意义的新能源,还包括氢能、地热能、充电等业务领域。

  尤其是氢能领域,是油气企业未来转型最大的希望。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在这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但是氢能是一个全新的体系,需要万亿级以上的基础设施投资,仅靠某一家企业无法有效推动。

  如果两大巨头联手,就会加速氢能时代的到来。

  我国石油企业加速对新能源业务的拓展,戴厚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8年10月,戴厚良出任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后,将中国石化的转型推上了新的高度。而反观中国石油在新能源业务领域的拓展则相对缓慢。

  直到2020年1月,戴厚良调任中国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后,也开始加大中国石油的转型力度。尤其是今年4月8日,中国石油集团召开总部组织体系优化调整部署动员会,将原先的八大板块调整成四大业务板块,将油气与新能源并举,成为四大业务板块之首。这也是中国石油首次把新能源提升到与油气业务同等战略高度。

  相信这次联手,将会明显加速两大油气巨头的转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