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联网到智联网,标签行业如何抓住潮流、拥抱未来?
2019-01-11 00:00:00   来源:中国工业电器网   评论:0 点击:

现代企业面临着由经济增速放缓、人口红利下降、环保政策趋严以及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带来的各种挑战与冲击。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持续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轮技术浪潮持续兴起,推动整个社会与经济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部分传统制造企业被迫关闭工厂或停业整顿,多年努力付之东流。

从物联网到智联网,标签行业如何抓住潮流、拥抱未来?(上)

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技术创新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新商机,让更多的潮流企业成功转型、赚得盆钵满盈。

那么,从物联网到智联网,标签行业应如何抓住潮流、拥抱未来?

人类即将进入大数据时代,物联网、智联网、AI智能化与大数据结合才能为人类开创未来。那么什么是大数据呢?国际权威机构对其定以如下:

国际数据: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巨大的数据价值。

维基百科: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高德纳咨询: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总的来说,大数据是指难以用传统的工具提取、存储、搜索、处理的大规模(通常具有数十到数千TB)复杂的数据集合。

信息专家涂子沛在著作《大数据》中认为:“大数据”之“大”,并不仅仅指“容量大”,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发现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带来“大知识”?“大科技”?“大利润”和“大发展”。

由此可见,大数据将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推动社会巨大进步。

“具体而言,大数据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推动研究方法的改变和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2018中国大数据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强调,“过去是一流企业做标准,现在要改成‘一流企业做数据’。”

印刷行业的标杆企业上海紫丹已经着手从事大数据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中国首届印刷行业创新大会上,紫丹总经理陆卫达作了题为《一家传统印刷企业转型智能制造的实践》的演讲,介绍了紫丹在推进和实现智能化生产制造方面的思路与成果,并表示目前公司一直在收集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

然而,搜集、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只是实施大数据技术战略的其中一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的处理和运用,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基于大数据的应用,网上曾流传过一个未来场景动画:一个人走在路上,不同的陌生人直接用名字与他打招呼,并针对性地向他推荐各种产品,神奇的地方在于这些人能准确说出他的喜好、而且还了解他的切实需求。

若放在几年前,可能很多人会把它当成搞笑短片,而随着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相信这种变成场景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可能。

小编身边就曾经历过类似的事件,一同事想了解近期东南亚游的机票和酒店价格,随手在某app平台查询了一下,不出半个小时,两名平台客服人员先后打电话来追踪。

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得数据者得天下。

对于标签制造业,未来的发展需将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资料,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管理和应用,增加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整合力度,挖掘各类客观规律,盘活大数据,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新制造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制造业实现迅猛发展,总体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同时也陷入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怪圈,最典型的表现是:技术含量低、廉价出口、竞相压价、技术壁垒、贸易纠纷、利润空间低、缺乏自主设计等。

在今年“驱动数字中国”的云栖大会上,马云提出 “新制造”概念。

他表示,新制造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新制造业将会重新定义客户市场,重新定义供应链,重新定义所有的制造和商业的运营与服务。

它是一场技术的革命,不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行业结合就是新制造,也不是一个产品加上芯片就是新制造。

定义新制造的标准是是不是按需定制,是不是个性化,是不是智能化,工业时代是流水化,数据时代同样也是流水线,但是流水线上的是数据。

他认为实体制造业不会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业才会消失。他表示,未来10到15年,传统制造企业会非常痛苦。依靠传统资源消耗性企业,挑战会越来越大。

谭建荣院士就表示:“根据我国制造企业技术现状,进行产品设计技术研究,为复杂机械产品设计和制造提供设计理论、方法和工具,成为加快我国机械产品自主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迫切要求。”

马云认为,未来成功的制造业,都是用好互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制造企业。

他表示,“有些制造企业已经利用互联网,拓展自己的营销,带动了一定的销售量,但这并不表明他们具备了迎接明天的能力。不管有无拥抱互联网,都必须思考未来制造业如何走。”

从原来5分钟可以生产100枚标签,到未来5分钟可以生产100枚不同的标签。未来的新制造是按需定制、个性化,知道客户是谁,掌握市场需求数据,从而进行“有目的”的针对性生产和制造,将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

将大数据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生产资料,利用新制造的理念进行针对性生产,并将制造和服务进行完美组合。

那么,关于“智能化”和“工业4.0”,又会给标签印刷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