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农民玩转现代农业
2024-01-30 16:50:58   来源:互联网   评论:0 点击:

 新华社兰州1月30日电(记者宋常青、张文静、郎兵兵)在浙江省温州市的大山深处,青年农民乘坐着山地轨道车轻松喂鸡,满山的鸡群追着车抢食吃;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油橄榄种植基地,青年农民将化肥和各式农具放置在特制的运输机上,由运输机代替人力沿着轨道爬坡过坎,运往高山上的油橄榄种植区……这样省心省力的劳作方式,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新潮流。

  近年来,一批怀揣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青年农民追梦于广袤的乡野间,借助科技的力量,将曾经艰辛的务农劳作变得高效便捷。

  位于汉中市的陕西日丽光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跃着一支科技含量十足的“新农人”队伍。他们将新科技注入现代农业,让种菜变得像自动化商品生产一样方便。

  公司总经理郭强介绍,他们研发了8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智能设备,实现了蔬菜智慧播种、数字管理、自动收割、智能分拣包装、物理防病除草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

  走进这座自动化“蔬菜工厂”,智能温室大棚内的土地被切分成若干等分。自动旋耕机将土地旋耕平整以后,自动播种机把按不同株距打孔的板子铺设到地面,接着把种子精准点播入种植板的孔内。

  “一个孔种一粒种子,一台机器一天可以种两亩地。”郭强说,智能化作业实现了绿叶蔬菜种植全流程无人化生产。200亩蔬菜园区只需要5个工人,可节约70%的人工投入,而传统的人工蔬菜种植多达9个流程,平均一亩地一季需要20个工人。

  科技正在有效改变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等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正值油橄榄冬季管护关键期,在“中国油橄榄之乡”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农户们正忙着给油橄榄施肥、松土。


  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一辆满载化肥和各式农具的运输机,沿着一条银色轨道,缓缓攀升至层层叠叠、种满油橄榄的梯田之上。

  “这里山高坡陡,过去上山施肥,摘果子下山,都得靠人力背负,腰酸背痛不说,还很危险。现在政府帮我们建起了这个轨道车,只要加足油,就能轻松完成所有运输工作。”说话间,武都区桔柑镇贺家坪村村民赵词平从运输机上卸下两袋化肥和一个旋耕机,朝着自家的油橄榄园走去。

  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开发办公室主任赵海云介绍,一条轨道一次运输量约200公斤,爬坡500米仅需11分钟。这款山地单轨运输机由当地农机部门联合企业、高校青年研究团队研发而成,有效解决了大坡度山地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运输难题。目前,这样的山地单轨运输机线路已经在陇南大地铺设了106条66.7公里。

  希腊地中海大学副教授埃马努伊·坎普拉基斯去年12月中旬在陇南市武都区进行了为期6天的油橄榄栽培技术指导。在他看来,中国油橄榄的种植、采摘和加工,都已经成体系化。这里的油橄榄种植户,通过将新科技与传统农业紧密结合,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寒冬腊月,陇南市徽县永宁镇的陇青智控产业园二期蔬菜智慧大棚内,青苗吐绿,生机盎然。这里的负责人孙理平告诉记者,通过实时监控,他们能够精准地掌握大棚内的环境状况和关键数据,从而确保农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孙理平娴熟地打开手机客户端,向记者展示他们自主开发的物联网平台。借助5G网络传感器,该平台采集空气、土壤中的数据,经过后台服务器运算,再把相关信息推送到手机客户端或电脑端,为科学种植提供依据。

  孙理平告诉记者,以目前培育的300万株反季节芹菜苗为例,只需输入相应数据,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为它们创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提供所需养分。开春后,他们计划将这批精心培育的苗株移植至大田中,预计收获约300万公斤的优质芹菜。届时,这些芹菜将抢先上市,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研究员邓晓红认为,“新农人”借助科技的力量,为农业生产注入了无限的潜力。在中国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新农人”将播撒下现代农业的希望之种,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参与记者:孙正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