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期刊
Electronic Periodicals
当前位置: 首页 > 电子期刊 > 正文
茭白矮化症的发生与防治
来源: 期刊 期数:第201612期

摘    要  2001年在埔里发生一种茭白矮化的病害,发病面积约500ha,罹病株叶片变窄而短、叶片与叶鞘的角度常大于45 度而叶领间距缩短,以致于外观呈现矮化的病征。有些发病植株于幼苗期即结笋,但所结的笋细小而无商品价值,这病害称为“矮化症”。经由生长箱栽培试验结果显示,茭白正常植株经过长暗期(16h/d)或长暗期(16h/d)+暗期中断(1h/d)的处理,则呈现与田间相同的矮化病征,矮化的病株经过长光期(16h/d)或长光期(16h/d)+光期中断(1h、d),则恢复正常生长。田间夜间照光试验区分为照光0、4、8 及12h的处理,60d后矮化症发病率分别为45.3、3.5、0 与0%,株高分别为127.0、158.5、171.2与186.4cm,鲜重分别为2.5、3.2、3.8 与4.3kg/plant。茭白于正常期(1月)种植与提早种植20d或40d 的处理,发病率分别为5.4、14.9 与55.3%,三者皆有显著差异(P<0.05),而这三时期种植予以夜间照光8h,则发病率皆低于1.1%。由上述结果,显示矮化症是茭白植株于长夜季节的生理反应,提早于冬季中期前种植会使病害严重,夜间照光可防治矮化症并能促进植株生长。

关 键 词  茭白;矮化症;夜间照光;防治

作    者  黄晋兴;安宝贞

信息来源  《台湾农业研究》 65卷3期(2016/09/30),P27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