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应注重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2023-05-30 15:35:52   来源:   评论:0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了一个“颠覆性创新、源头创新逐渐涌现”的时期,基础研究是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引擎,我国对基础研究的需求愈发强烈和急迫。在这一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国际科技合作。

  新时期亟须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基础研究离不开广泛、深入的科技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国际化是未来科研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趋势。

  国际合作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推手。基础研究在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了先导作用,电磁学突破、核能开发、量子力学兴起,这些打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提升和科技文明进步大门的钥匙,无一不缘起于基础研究领域科学家的思想碰撞和合作交流。可以说,具有国际合作基因的基础研究托起了科学大厦的地基。如多国科学家合作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绘制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极大推动了医学研究和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当前,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开放创新势不可挡,很多研究突破越来越依靠大型科研设施和大团队协作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进一步开展广泛有效的国际合作。

  应对人类发展难题离不开国际合作。人类利益休戚与共、命运紧密相连,很多全球性问题仅靠一个国家或少数国家难以解决,需要深化全球科技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比如,2020年以来,多国科学家合作开发出预防新冠肺炎的RNA疫苗,这个过程中,国际科技合作加速了研发进程,缩短了研发周期。此外,大范围的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全球地球物理场研究及全球尺度地球物质组成研究等重大课题都需要多个国家合作才能解决。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国际眼光的科学家需要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协同效应有助于增强研究问题的前沿性、研究思路的开阔性,也有助于培养科学家的宏观和战略思维。西方社会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国际基础科学计划(IBSP)注重发展政府间的合作,以加强基础科学和科学教育的能力。

  我国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蓄势待发

  国家对包括基础研究在内的研发活动的有力支持是促进世界科技中心的形成、演进与更替的关键因素之一。据统计,中国的学术产出占世界总产出的比例已经接近20%,在高影响力科研成果上已经达到20%,这一比例已超过日本,正在追赶美国。近年来,中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打造基础研究合作的硬件平台,拓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网络,营造了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

  一是强化了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我国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近年来快速提高,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占研发经费比重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为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打造了基础研究合作的硬件平台。我国围绕量子科学、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纳米科技等重点领域部署了一批基础性的研究项目,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了500米口径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之重器”,支持建设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31个国家生物种质和实验材料资源库,98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推动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4000余家单位、10.1万余套大型科学仪器和80多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纳入了开放共享的网络,基础研究及进一步开展广泛合作的实验条件和平台已经具备。

  三是拓展了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网络。中国与16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订了115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参与了涉及科技的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部分聚焦在基础研究领域。通过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启动建设53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与8个国家建立了官方科技园区合作关系,“一带一路”协同创新共同体涌现,为“一带一路”基础研究合作打下基础。

  四是营造了开放合作的创新生态。2016年以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类专项的项目类型中,基础前沿类项目接近四成,中外合作方联手解决基础研究领域难题。在国际化人才支持方面,从2020年开始,杰青、优青放开国籍限制,向在中国工作的外籍学者开放。2021年,FAST正式向全球开放共享,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向全球共享科学研究设施,促进天文研究国际合作。

  加强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举措

  成果斐然的同时,“卡脖子”问题仍然长期存在,背后反映的是基础研究能力的不足。因此,我国基础研究国际合作需要进行战略谋划并长期坚持。

  打造有利于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政策环境。应制定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国家战略,推动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大科学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平台的优化整合,为人才提供一流的合作平台。联合全球科学家共同攻克科学难关,探索培养、访学、借调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开放合作中促进人才交流。开展国际化人才政策改革创新试点,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法律法规体系,为各类人才全面、安心发展提供保障。

  构筑致力于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要立足基础研究打造国际联合实验室,采用灵活的运作组织模式,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同时,支持与国际著名科学家或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设立科学研究基金,通过重大科技问题带动和吸引著名研究机构及顶级科学家参与。此外,要探索依托大科学设施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及交流,用好先进科学装置助力国际化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实验仪器、设备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继续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全球科技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逆全球化”挑战。在此情形下,应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继续以积极、坦荡的合作心态,更加关注产业链前端的基础研究。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全球共同挑战,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推动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项目能够更大范围、更加便利地对外开放。对于国家间、组织间的基础研究项目应长期深度支持,研究国际科技合作资金出国(境)的灵活妥善方式等。

  深度参与基础研究领域全球科技治理。主动发起、积极参与基础研究领域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组织对接,主动发起全球性创新议题,鼓励中国科学家和社会组织机构发起大型国际科学研究计划,增加中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贡献。加大培养熟悉国际规则、惯例和风俗习惯的国际化人才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领军人才,做好国际科技组织人才推送。鼓励中国科技人员在国内国际进行一系列重要学术兼职,在国际组织任职、担任重要国际会议主席和科学委员会成员,参与重要科学议题设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