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福建三明创新体制机制夯实“绿色核心竞争力”
2016-11-14 10:25:47   来源:人民网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咬定“念好山水经、画好山水画”的“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不放松,以集体林权改革为突破口,从构建绿色格局、坚持绿色转型、共享绿色红利等方面入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林改“分山到户”让村民种林致富

  洪田村被称为“全国林改第一村”,全村土地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只有1017亩,其余都是林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林业产权模糊,乱砍滥伐现象十分普遍。1998年,敢于“吃螃蟹”的洪田村决定“分山到户”,此举大大调动了村民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木种植的积极性。林改10多年来,全村森林资源总量从9.6万立方米增加到11.8万立方米。

  洪田村的变化只是三明市30多年林改历程的一个缩影。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明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办法,全面推行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1999年到2001年,开展以“明晰产权、分类经营、落实承包、保障权益”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经营体制改革,成为全国林改策源地。目前,全市林地面积2846万亩,活力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是全国4个活力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6.8%。“更为重要的是,林改蓄积了生态资源,夯实了绿色核心竞争力。”三明市副市长纪熙全说。

  在三明采访,记者到处都能看到茂密的山林,生机盎然,绿意葱葱。这些蓄积的绿色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蕴藏巨大的经济价值,带动林农致富,林改红利逐步得到释放。建宁县委副书记赵圣宏介绍说,为调优树种结构,建宁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决定种植无患子树种。据测算,无患子盛产后,每亩可产干果1000公斤以上,产值5000元左右。目前,建宁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种植8万亩无患子,面积居全国县级之首。三明林下经济实现稳步发展,经济经营面积316万亩,2014年实现产值135亿元。

  ——创新空间管理机制 推行“绿色政绩”考核

  林改让三明林业插上放飞的翅膀,而三明的梦想绝不仅限于此,而是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此,三明市于2014年10月启动实施了南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构建绿色格局,坚持绿色转型,共享绿色红利。

  首先是创新空间管理机制。落实国家和福建省主体功能规划,将梅列区、三元区、永安市、沙县作为重点开发区域,推动加快产业、人口集聚,打造要素集聚平台;将6个农产品主产区县和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作为限制开发区域,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发;将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列入禁止开发区域,确定全市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控制在10%以内,受保护国土面积比例达25%。

  其次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开展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考核,取消列入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8个县的GDP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和农业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建宁县委书记郑剑波表示,取消GDP考核,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不通了,但不意味着不发展,而是要科学绿色发展。以建宁为例,发展工业的先天条件不足,但生态资源丰富,可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真正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此外,三明市还创新生态补偿制度,制定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探索从饮用水、水电、生态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产业中收取一部分费用,补充生态公益林补偿不足。在永安市开展重点生态区位林赎买试点。目前永安市已累计筹集资金6300多万元,完成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2万亩。

  ——创新环境监管模式 撬动市场杠杆促绿色发展

  三明市环保局局长吴成球表示,近来,三明市推动企业逐步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节约使用排污总量指标,引导排污企业出让富余的排污权,提高了企业实施污染减排的积极性。同时推行排污权抵押,协助企业将有偿获得的排污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减缓企业资金压力。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三明市还实施环境信用评价,注重运用金融手段,提升行业污染治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明市制定了相应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实施办法,完善了评价结果动态管理措施,将评价结果调整为环境优秀企业、环境良好企业、环境合格企业、环境不良企业四个等级,选取符合评价范围内178家企业开展评估。

  吴成球说,环境信用评价不良的企业,不仅在信贷方面受到限制,还在行政许可、评先创优、资金补助等各方面受到相应约束,从而倒逼企业从漠视污染、消极治理,向重视环保、清洁生产、主动减排转变,大大提高了企业环境自律意识和环保社会责任意识。这为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长效管理机制、扭转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局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此外,三明市还探索推行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将其作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项目资金安排、各类评先争优、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依据。对应投保却未投保的企业,企业环境信用等级评定中降低其信用等级,纳入“绿色信贷”,限制其获得贷款支持或申报环保资金项目。(本文转自人民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