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强企带小企,漳州智能不“滞能”
2018-07-17 10:37:36   来源:福建日报   评论:0 点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漳州市将智能制造列入2018年漳州市经信工作重点,正是围绕“创新是第一动力”抓落实。


  虽然中小企业对智能化转型升级也有着热切的渴望,但是由于面临更大的试错成本和风险,一不小心就会落入“转型就死”的境地,漳州市企业在智能化进程中面临着“大型企业唱戏,中小企业围观”的尴尬局面。


  能否在中小企业成批推广智能制造方式,决定着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的成败。这个难题怎么破?对此,漳州市正以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为目标,通过引进大型智能制造企业,推动中小型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抢占智能制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中小企业“智能化技改”拍板难


  作为一名小企业家,这几年,家具行业招工用工难是陈秋平心里的痛。“纵然知道智能制造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推动过程中困难重重。我们试着投放了一些机器,但工人内心对‘抢饭碗的家伙’十分排斥,不愿意试用。而对于老板来说,机器换人能否成功还不可预知。一旦机器换人不成功,工人又‘跑了’,工厂该如何生存?”陈秋平说。


  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猛狮集团、大通互惠、日上锻造等较大型企业有资本有实力,可以通过自研或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快速实现智能化升级,以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运营效率。融资拿钱买设备,挖人收购搞技术,这是大型企业智能化升级的生动写照。


  而中小型企业在“拍板”智能技改时,却有着诸多担心。一方面,如果盈利能力不错,企业不会轻易对现有的模式进行革新;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遭遇困难,花费巨资去做智能化升级,则有可能会要了企业的命。从长远看,虽然大小企业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方有未来,但更多时候,企业经营者不是没有预见性,而是为了生存,选择稳妥的做法。


  “智能制造属于工业4.0阶段,从2.0、3.0跨越到4.0,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难以承担。”明鑫智能科技股份有限的总经理曾伟明坦言,因为体量摆在那里,不可控因素太多,中小企业不可能将全部盈利都投入到智能制造的升级之中,即便要投入,也只会是细水长流的投入,这也导致企业不能快速地进行升级转型。


  技改没信心?小批量免费体验


  如何让这些中小企业家放下顾虑?漳州在推进中小企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把目标锁定在“沟通”上。不久前,漳州市经信委举办了智能制造产品推介周专题活动。15家中小企业分别与明鑫等5家本土智能科技企业达成了20多个项目合作意向;15家银行机构与25家企业签订融资意向协议42.43亿元。


  光这样还不够,曾伟明想到了互联网思维中常提到的“免费”二字,建立了“小批量免费体验项目”。“想要突破中小企业的升级困局,就要从机器人智能装备开始。因此,我们开发类似打钉、锁螺丝等较小的工作站,供中小企业免费使用,体验智能化技改的效果。”


  机器人,成为中小企业从“制造”过渡到“智造”的重要纽带。漳州建晟家具有限公司就是“尝鲜者”之一。走进建晟的生产车间,轻巧灵活的电焊机器人动作准确迅速,误差仅在1毫米左右。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它让单调重复的作业变得更精确更高效。“机器人可以代替3个人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性能已经可以跟国外的同类产品比肩,价格比国外同类产品便宜40%左右。”建晟家具总经理助理段金水表示。


  通过专注研发工业机器人项目,明鑫给漳州传统企业的生产带来了智能发展的源动力。在其帮助下,建晟家具进行自动化智能车间改造,在焊接线安装了6台机器人,智能改造成本200万元。效益数据为证,在公司员工人数不变的基础上,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单位耗材成本下降32%,产量却提升了30%。


  “下一步,我们准备改造整条生产线,切、弯、冲、焊全线自动。这样,生产出来的家具精密度更高,利润更可观。初步估计,一条线的改造费用在300万元左右。”段金水表示,智能生产线还十分环保。就拿传统烤漆线来说,一天的用水量为10吨左右。未来,全自动生产线可以实现用水内循环,一个月用水仅需10吨。此外,工人的安全系数也大幅提高。


  在引导中小企业使用智能技术的同时,漳州市还加大对智能制造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宏泰机电的“新型智能支付计算与存储关键设备智能工厂建设”入选2018年国家级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另外,日上锻造的“节能与智能锻铝轮圈智能制造新模式”、猛狮新能源的“高安全及比能量动力锂电池智能制造新模式”、大通互惠的“高端阀门装备柔性智能制造新模式”均成为国内智能制造的新标杆。


  “智能云”飘来多方合奏转型曲


  更令漳州的中小企业感到兴奋的是,一朵“智能云”正向他们“飘来”。


  在宏泰机电科技公司,个性化的订单由设计端自动传导到生产端,智能柔性制造系统可以对大量的非标准产品做出快速反应,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进行高效定制生产。而宏泰创建的中央物流仓储系统,可以供数家企业共同使用,根据各企业需要完成原材料、成品的自动分拣、自动出入库等,大量节省了仓库的占地面积和库中人员数量,从而提高物流各环节的工作效率。


  “工业4.0,中小企业几乎做不到。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制造质量和水准?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做服务平台,把同属性的中小企业整合在一起,共享智慧服务平台。在大规模云端数据下,我们提供智能供应链、智能柔性制造系统、智能需求端接入、生产管理、出货等全线服务。”宏泰集团董事长曾琦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他们将建二期工程,预计有8家工厂将入驻宏泰机电二期。


  “在智慧工厂里,N个中小企业家一起工作。一开始,经验是自己的。随着入驻企业的增多,N个老板的智慧集合在一起,生产技术不断迭代升级。而企业各自的商业机密却互不泄漏。这样一种生产模式,在全世界来讲也是最新的。”曾琦坦言,转型的痛点要靠人来解决。很多中小企业为了开展智能制造,到国内外学习经验,但收效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他们仍沿用传统的“经验管理”,没有开展“数据化”精细管理。通过智慧工厂统一而密集的培训和指导,这样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智能制造是一项涉及供给、智力、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智库等多方助力。为了打消中小企业对于“智能制造”的疑虑,今年3月,漳州市邀请省内两化融合专家,为漳州70多家企业,举办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专题培训。


  与此同时,漳州市重点培育一批重点行业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动立达信LED照明项目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大通互惠、立达信、猛狮新能源、科华技术等4家企业列入省级智能制造企业试点示范企业。现在,漳州市已有13家企业通过了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获得省级财政奖励资金超500万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