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不够还是资本模式?细说互联网经济下的“免费时代”
2020-07-03 09:19: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唯流量是从,视用户为上帝的一个行业,在各类平台疯狂扩张时期,面对公众参与度不高,各大企业则开始大肆“烧钱”,疯狂补贴,纷纷推出免费用、抢红包、送福利等等一系列运营手段。广大公众则乐见其成,怀着一种受益者的心态,静看企业互相血拼。

羊毛薅得多了,总会织成一件衣服的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大众化,使得互联网参与者的社会比重大幅提高、年龄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互联网服务不再仅仅服务于年轻群体,更多45-60岁的中老人在“薅羊毛”的原始驱动下,逐步从互联网的角落走到了舞台中央。

    共享单车出现市场时,几个公司的优惠券大战,现在还是历历在目,不管在上班族还是学生党,每天讨论的话题,一定是今天你骑的什么车?花了多钱?有优惠券吗?免费骑、领红包一系列五毛、一块的羊毛,大家薅起来真是乐此不疲,不知疲惫。

ming.JPG

    二维码支付的逐步普及,从购物到出行,遍地开花,场景覆盖度越来越高。微信和支付宝两家支付巨头在二维码扫码出行中,也是进行着用户没费用,推出各类免费周卡、月卡活动。在各个城市中,更是在公众出行中并驾齐驱,地铁里两家宣传易拉宝并排而放,公交车门旁也是并排贴着绿蓝logo标志。随着各家银行和银联的加入,这场薅羊毛大赛,终于在大家的欢笑声中作罢。

“五毛利润”到“免费终结”

    小区里的丰巢,悄无声息地收取起了超时费,规定:十二小时免费时段之外,收取每小时0.5元,费用封顶3元。这本是丰巢公司的运营策略,却随着新闻的爆出,成了多方讨论的一个话题,更是随着话题的热度逐步增加,批评声越来越多。

一波风波之后,不得已导致企业出面道歉,最终以企业妥协、放宽时限告终,但最终丰巢收费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丰巢发布致用户公开信,对自身与用户的沟通与意见聆听不够充分表示歉意,并对用户服务进行相应调整,除明确企业将协助快递员征得用户同意方可投件入柜外,还将免费保管时长由原来的12小时延长至18小时,但收费标准没有变化。

或许多年以后的互联网经济史中会浓墨重彩地记录这一事件,这场“五毛之争”是互联网经济从“免费时代”终结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免费午餐”不会有了

    曾几何时微信、支付宝先后针对信用卡还款、提现收费,再次引发关于“互联网服务是否已经进入收费时代”的讨论。曾经“免费服务”被认为是互联网行业的核心思想。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互联网用户享受着大量“免费”产品,从学习资料、新闻资讯到软件下载、音乐电影等。不过,越来越多的“免费午餐”,却不是那么好用了,比如,人们经常用的某网盘,不付费购买会员也可以用,却网盘空间有限、下载速度非常慢。

免费终结到开启收费

    免费时代的终结已经毫无悬念,公众走出免费的舒适区,在过渡期伴随着痛苦指数的上升,用户有逃离服务的风险,但同时企业也要面对失去用户的影响。当公众还没来得及感受免费的喜悦,就得开始承受付费的痛苦,不知不觉生活消费习惯就改变了,之前各种免费的东西再也不能使用了。那么在服务不再免费之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服务是否还有存续的必要。

好的服务和内容值得“付费”

    在任何行业都不存在永远的免费模式,而公众最终也会为值得的服务而心甘情愿地付费。因此,只要可以提供更好的体验以及充分满足需求的内容,互联网付费对互联网用户来说并不难接受。但应该承认进入收费时代是互联网经济迈向成熟的标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