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改革研讨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
2020-12-12 09:55:45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重庆市科协会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连续举办5届科协改革理论研讨会,聚焦科协系统改革、发展、服务、创新、治理中的问题开展深入研究讨论,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的思想和智慧,为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科协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启发。“科协改革进行时”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辟“科协改革研讨”专栏,陆续刊载研讨会优秀成果,以飨读者。

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

       智能制造,人才是关键。随着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蓬勃发展,智能制造人才瓶颈愈发凸显。为此,重庆市科协组织相关专家深入查找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系统分析问题的主要成因,并提出加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建议,以期对重庆市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有所裨益。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人才短缺严重。智能制造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重庆更是如此。智能制造的显著标志是“机器换人”,但“机器换人”绝不是不需要人,相反最缺的还是人,特别是适应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跨界人才、复合型人才奇缺。当前,越来越多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设备易得、一将难求”的尴尬局面。据预测分析,未来五年全市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人才缺口在25万以上。

       二是供需矛盾严重。重庆市部分高校和职业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缓慢,部分学生专业知识过于陈旧,对企业亟需的智能制造领域知识了解甚少,操作经验几乎是空白。调查发现,约45%的智能制造企业员工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相符。

       三是企业不够主动。智能制造企业是智能制造人才使用的主体,但是部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重用轻培、“拿来主义”较严重,不愿参与源头培养,不主动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调查发现,70%以上的智能制造企业员工偶尔或很少参加培训。

       四是人才环境不优。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的薪酬待遇、发展平台、激励措施、保障机制等与国内一线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与武汉、成都、西安等城市相比也有一些不足。调查发现,26%的智能制造人才认为重庆市人才政策未完全落实,24%的智能制造人才认为重庆市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是人才发展顶层设计欠缺。当前,重庆市面向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成长计划部署仍属空白,“智造型”人才顶层设计缺乏,制约着重庆市智能制造产业的长远发展。

       二是人才培养门槛要求较高。智能制造不仅涵盖数字化建模、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多领域核心技术,还涉及心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素质学科,是制造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是跨学科、多门类专业的深度跨界和学科技术的高度融合。相应的“智造型”人才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科学家、工程师、高级技师的边界与内涵,传统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三是高校专业设置调整滞后。学校是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但重庆市高校目前尚没有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重庆市高校目前开设的机器人工程、工业控制等专业,只是将智能制造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学时占比较少,存在着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等问题,不能培养出满足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智能制造人才。

       四是社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当前,重庆市涉及智能制造的学会、行业协会、商会等缺乏,只有市人工智能学会、市电子学会、市机器人学会等10家左右。同时,部分社会组织运行不够规范,77%的受访者认为重庆市社会组织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

三、对策建议

       一是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契机,将智能制造工程作为全市新工科发展的重点,全面实施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研究出台《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智能制造人才发展目标、培养标准、培养途径、激励保障等,切实提升智能制造人才的战略管理水平。

       二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一是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纳入全市高校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申报重点,鼓励有关高校增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推动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二是加快调整完善智能制造学科体系,支持高校增设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相关新工科专业,调整完善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传统工科专业,突出智能制造方向,重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支持职教培训机构开设智能制造专业课程。

       三是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一是打破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培养“边界”。学校要更加突出产业需求导向,更加注重跨界交叉融合,在教学、科研、实习等方面,邀请有关企业或科研机构深度参与、协同推进。探索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或“未来学校”,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的智能制造“未来人才”。全面推行学校教师与行业人才“双向交流”制度,建立流动(兼职)教师考核制度,表现优秀的可长期聘用。创新实习实训促进机制,探索政府直接补贴学生工资、购买服务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严格政策兑现标准和要求,切实解决实习实训流于形式问题。二是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通过设立全市智能制造人才发展基金和人才培训专项经费,完善企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激励政策,发动企业将实体经济中聚集的大量具有深厚行业经验的传统人才“升级”为智能制造人才。引导企业主动与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通过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共建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合作培养紧缺人才。全面实施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不断提升技能人才素质。三是着力建设政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在重大项目安排、重要研发机构布局等方面大力支持,创建制造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城市。依托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庆科学城,打造智能制造科创示范基地。组织高校、学会和企业联合建立示范性颠覆式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壮大一批诸如云从科技、长安汽车、重庆机床等领军企业。鼓励跨国公司、境外机构等在国内组建跨国研发团队,支持在渝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国(境)外建立人才孵化中心。突出服务智能制造中小企业,建设一批公共研发中心和技能培训基地,着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领域研发成果孵化转移平台,探索成立“中国(重庆)智能制造学院”,试点互联网免费的人才培训和服务等,集中打造人才培养公共平台。

       四是集聚“高精尖缺”人才。一是着力引进国内外智能制造顶尖人才。制定全市智能制造高端人才需求计划和引进目录,指导各地各部门按需引才、精准引才。重点引进项目团队,针对项目需求找到核心人物,配套引进领军人物、中青年骨干等相关人才,打造研发团队。探索针对高端人才出台更为灵活优厚的特殊政策、甚至做到一人一策。鼓励用人单位柔性引才。成立院士专家服务中心,为本地领军人才参评院士和院士在渝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对成功引进高端人才的用人单位或第三方机构,给予相应奖励或经费补助。大力提高引进高端人才或项目团队的奖励补助和科研资助标准,确保领先中西部地区。二是加大本土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力度。坚持内外“一碗水”端平,凡符合引进高端人才条件的本市智能制造人才和有关单位,一律同等享受引进人才所有待遇。对具有成长为两院院士潜力的高端人才,经认定后给予高额经费资助,重点培养。大力培养优秀青年人才,择优遴选一批优秀项目,给予经费资助。鼓励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重点支持诸如智博会、“国创会”等国际智能制造高水平国际展会、学术会议、专业论坛等在重庆举办或永久性落地。

       五是培养壮大行业组织。鼓励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有关负责人、专家牵头成立行业组织,搭建智能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沟通交流平台。支持行业组织联合龙头企业、高校等成立智能制造职教集团、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机构。支持行业组织牵头制定人才培养评价标准,承接职称评审职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是健全人才评价制度。一是创新职称评定制度,试点向部分重点企业和科研院所下放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职称评审权限,探索建立适应智能制造需求的跨界型、复合型人才评价机制。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政策,开展初始权益改革试点工作,实行科技研发项目先确权后研发;推行科技成果职务发明人实施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益可按最高95%的比例划归科技人员拥有。三是加快组建重庆市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构建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维权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平台。四是建立健全人才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重庆市杰出人才奖”等奖项或荣誉称号。支持重庆市智能制造人才积极参加本行业本专业国际或国家荣誉奖项评选,配套物质和精神奖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