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挑战并存 AI+机器人技术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2023-10-31 20:27:47   来源:   评论:0 点击: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迅猛发展,大模型、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将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发生革命性变革,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国斌在10月20日举行的“AI+机器人赋能智能制造全球论坛专场”活动上表示。

  “AI+机器人赋能智能制造全球论坛专场”活动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指导,海淀区工商业联合会(商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主办,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北京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机器人产业同首都发展的战略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高度契合,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苏国斌表示,北京市机器人产业起步早,创新资源集中,通过多年积累,形成了一批突破性前沿技术成果和产品,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创业团队,在医疗、服务、物流、特种等应用场景已形成领先优势。
  今年6月,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今年8月,北京市经信局印发了《北京市促进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保障。活动上,北京市经信局智能装备处黄子瀚围绕“北京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场景应用、要素保障”等方面16项措施进行政策交流与分享。他表示,北京通过实施百项机器人新品工程、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这两个“一百”工程,全力打造产品创新和场景示范“双驱动”;通过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产业发展新生态、打造特色集聚区,强化要素保障和布局集聚,全力推动生态优化和产业协同“共联动”。
  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北京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林为民希望,广大民营企业抢抓快速发展窗口期,共创合作发展新优势,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以多元化的“机器人+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推动机器人更快进入千家万户,融入千行百业,跑出科技创新的加速度。北京市工商联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聚焦企业需求导向,一如既往为民营企业创新合作、交流交往搭平台、聚资源,助推形成创新、合作、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引导民营企业自觉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北京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目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76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8家,聚集了一大批机器人企业,其中机器人重点企业约40家。北京海淀区政府副区长、区工商联主席林航表示,未来,海淀区将持续为企业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在基础教育、人才、住房、基础设施、算力等领域提供日益完善的公共服务;积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使科技创新更好服务于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动世界科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为进一步推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向更多应用、更深层次稳步发展,活动现场,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开拓国际市场、人才引进、国际技术交流和经贸投资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智能机器人大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2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为250亿美元;预计203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将达1600-2600亿美元。然而,高速增长的智能机器人大时代,在产生很多机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挑战。活动现场设置圆桌论坛,与会嘉宾围绕“智能机器人大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主题展开讨论。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邵天兰为该环节主持人。
  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机械行业资深分析师李睿鹏表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机遇包括底层技术升级(如运动控制和环境感知),以及“机器换人”需求的激发。挑战则涉及产业链协同和国产替代的复杂问题。未来3-5年,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业化进展加速,逐渐实现商业应用。尤其在制造业领域,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在一些细分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如汽车制造、电子生产和医疗设备制造等将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形机器人将作为最终发展形态迈向未来。
  小米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许多表示,智能机器人大时代一个广为关注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如何出海,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一是在需求洞察和需求管理上不断提升,明确产品方向、增加研发投入,充分利用本土的乃至全球的产业资源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构建综合生态系统,未来的竞争将是产业链整体规模效率的竞争,需要核心产品,核心厂商以及众多产业链伙伴和应用场景一起构成庞大产业生态系统。中国企业应积极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统合综效提升和规模效率提升。三是深耕底层技术,持续投入底层技术研发,实现软硬件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确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中关村产业研究院高级合伙人刘敏表示,智能机器人给许多行业带来了新路径,首先,如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AI+”的领域都值得更多探索,向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方向发展。其次,在各类重点场景布局,企业不断发力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助力企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这将推动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为制造业的不断创新提供更多机会。
  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宋斌表示,“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工业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的众多环节,但面对新的场景和复杂任务,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机器人的能力,提高其智能化程度。”比如,将机器人和视觉/力感知技术深度融合,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智能系统,赋予机器人视觉力觉感知、技能学习、智能安全等方面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任务,在更多的行业和场景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和延伸,从而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分享到: